蘇格蘭摺耳貓飼養全指南|認識摺耳貓高顏值背後的基因缺陷

蘇格蘭摺耳貓飼養全指南|認識摺耳貓高顏值背後的基因缺陷

蘇格蘭摺耳貓以獨特的摺耳和呆萌可愛的外表,深受貓派人士的喜愛。然而,在高顏值的背後,卻隱藏著不容忽視的基因缺陷。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蘇格蘭摺耳貓的起源、外貌特徵和個性、飼養注意事項。無論你是已經擁有摺耳貓的毛爸媽,還是正在考慮迎接新貓貓的準家長,這篇指南都能作為你飼養摺耳貓的參考依據。

蘇格蘭摺耳貓的故事要從1961年說起,有一位牧羊人在自家農場發現一隻白色、耳朵向前摺疊的母貓,因為牠的模樣看起來特別可愛,讓牧羊人決定開始培育更多這樣的貓咪。

但摺耳貓其實不是一種品種,而是因為基因突變所產生的外型特徵。這樣的基因常與軟骨發育不全的遺傳疾病有關,會使貓咪的骨骼異常,引發疼痛和行動不便等問題。在專家不間斷的研究與改良配種下,這樣的問題也漸漸被解決,讓蘇格蘭摺耳貓逐漸受到全世界貓咪愛好者的愛戴。

想辨識蘇格蘭摺耳貓並不難,如果你對牠們感到好奇,以下整理牠們的外貌特徵和個性,幫助你更認識這個特別的貓咪品種。

蘇格蘭摺耳貓的外表

蘇格蘭摺耳貓擁有圓圓的眼睛和臉蛋,讓牠們看起來楚楚可憐特別討人喜歡,最具代表性的特徵則是下垂、摺疊的耳朵及短短的四肢,體型為中等、毛髮長度適中,尾巴的部分則較為粗短,整體給人的印象就是小巧玲瓏。

蘇格蘭摺耳貓的個性

蘇格蘭摺耳貓個性溫和且聰明伶俐,牠們通常很親人,喜歡與家庭成員互動,且不太愛胡亂喵喵叫,擁有超強的適應力也是牠們的特色之一。

蘇格蘭摺耳貓除擁有討喜的外表和個性,在飼養方面,也有牠們別具特色的優缺點。以下整理4個飼養蘇格蘭摺耳貓的好處與可能碰上的困難,幫助你在迎接這位新成員之前做好充分準備。

1.叫聲小、不太愛叫

蘇格蘭摺耳貓屬於比較文靜的貓咪品種,牠們的叫聲不大,平常也不太愛叫,但也因此對於噪音更加敏感,建議毛家長們走路時腳步要放輕,避免突然製造過大的聲響,讓貓貓嚇到躲起來。

2.聰明機靈

要說到智商非常高的貓咪品種,蘇格蘭摺耳貓絕對榜上有名,牠們很擅長與毛家長一起互動遊戲,大多時候牠們也都聽得懂毛家長的指令,甚至會主動把毛家長丟出去的玩具叼回來。

3.腸胃脆弱

由於蘇格蘭摺耳貓的腸胃吸收力較弱,若吃到不習慣的食物,容易產生上吐下瀉的問題,建議毛家長要從小給予牠們營養、適口性佳、易消化的飲食,並養成定時定量進食的習慣,才不會造成貓貓長期的營養不良或腸胃道疾病。

4.容易有遺傳性疾病

蘇格蘭摺耳貓因其基因缺陷,容易有關節病變的問題,毛家長在飼養上需要特別花時間照顧,給予適量的營養補給品,並留意貓貓是否出現任何病兆。若發現貓貓近日體重下降、看起來特別虛弱無力,便要儘速就醫、介入治療。

除了給予營養的食物、提供舒適的生活環境外,飼養蘇格蘭摺耳貓的醫療支出也會比較高,需要透過定期健康檢查、適當補充關節營養品,確保牠們的骨骼健康。若貓咪不幸罹患了遺傳性骨骼疾病,也需要負擔長期的藥物治療費用,控制貓貓的病況,所以在飼養蘇格蘭摺耳貓前要先做好心理準備,​將來會花不少在健康照顧上的費用。

閱讀完蘇格蘭摺耳貓的介紹與飼養指南後,你對牠們還有一些疑問嗎?我們為你整理了3個常見的摺耳貓問答,幫助你​更​瞭解如何照顧牠們​​。

1.摺耳貓一定會生病嗎?

經過配種的摺耳貓,大多帶有天生的基因缺陷,雖然這並不表示每隻摺耳貓都會病發,但相對於其他貓咪品種,摺耳貓一生中罹患遺傳性骨骼疾病的風險相對高上許多。

2.如何從貓咪坐姿判斷是否有疾病?

有軟骨骨質化發育異常的摺耳貓,除了活動力變差、難以跳躍外,牠們也常常因為承受著極大的痛苦,而出現兩腳跨坐或外擴、雙腳站立和拱起背部等姿勢,若貓貓頻繁表現出這些病徵並伴隨著痛苦的表情或食慾差、體重下降時,就要趕緊帶牠們找專業獸醫師檢查。

3.摺耳貓的壽命多長?

摺耳貓的平均壽命為12~15歲,因為基因上的缺陷,使牠們的平均壽命相對其他品種的寵物貓更短,而罹患軟骨發育異常疾病的摺耳貓,若有定期吃藥並配合悉心照顧,也是有機會活到15歲以上的。

猜你喜歡的文章猜你喜歡的文章

這是貓咪皮膚病症狀嗎?3 大貓咪皮膚常見問題一次瞭解!

貓咪皮膚病是貓咪諸多健康問題中,最容易從外觀察覺的,不過發病的原因也非常多樣,更可能影響牠們的心情與整體健康。在這篇文章中,我們將深入介紹由黴菌、寄生蟲或過敏反應所引起的3種常見的貓咪皮膚病,並探討這些皮膚病的常見症狀,以及如何通過專業的診斷與治療來改善貓咪皮膚病,守護自家毛孩健康且毛茸茸的模樣。

大型犬百科全書:黃金獵犬 Golden Retriever

黃金獵犬起源於19世紀的蘇格蘭,最初是為了在狩獵中取回獵物而培育出來的。

貓咪憂鬱症怎麼辦?了解貓咪憂鬱症狀,給毛孩最完整的照顧

平時活蹦亂跳的貓咪的突然變得無精打采或情緒不穩定,有可能是患上了貓咪憂鬱症嗎?貓咪就和人類一樣也可能會出現憂鬱的傾向,但因毛孩無法用言語表達,需要透過家長們的細心觀察,才能透過行為、精神狀態的變化來察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