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感染心絲蟲死亡率高達 100% 獸醫呼籲:每月定期投藥是關鍵

貓咪感染心絲蟲死亡率高達 100% 獸醫呼籲:每月定期投藥是關鍵

【2024年8月13日, 台北訊】 在臺灣,蚊蟲叮咬不僅是人類的煩惱,更是貓咪面臨的重大健康威脅,一旦感染心絲蟲,即可能增加休克、死亡風險。近日網路社群討論寵物驅蟲藥物聲量提高,並有許多飼主對於毛孩預防的觀念不足,對於驅蟲藥物引發的神經中毒、甚至死亡,感到恐慌、害怕,進而減少投藥動作,增加心絲蟲感染風險。 心絲蟲預防已發展十年以上,目前市面上所有驅蟲藥物皆為巨環內酯類,主要因心絲蟲幼蟲對此成分感受性高,若每月持續使用,即可使第三期至第五期的幼蟲無法發展為成蟲,進而減少對貓咪的傷害。台灣貓科醫學會理事長 翁浚岳獸醫師提醒,儘管極少數基因有缺陷的貓咪,在使用這類藥物時,可能會產生神經中毒,但是基因變異的比例很低。另外帶有基因缺陷的貓咪,並不僅僅只對於心絲蟲預防藥有特殊反應,像是抗生素、黴菌藥物、腫瘤藥物等都有可能出現症狀,因此飼主在照護上需多加留意。

心絲蟲預防藥

貓咪感染心絲蟲初期症狀不明顯,當未成熟的蟲體進入肺動脈系統,便會出現咳嗽、氣喘等症狀,翁浚岳獸醫師表示,貓咪的體型較小,少量的蟲體即可能出現嚴重的症狀,部分貓咪也可能會毫無預警的發生急症,例如:呼吸困難、腹式呼吸、精神委靡、虛弱,甚至直接猝死。由於現階段貓咪感染心絲蟲並不像狗狗已有藥物可以治療,因此呼籲飼主「預防勝於治療」,透過按時投予心絲蟲預防藥,減少感染機會更是關鍵。

翁浚岳獸醫師依據臨床觀察指出,定期為貓咪投藥物預防心絲蟲的飼主僅有10-15%,相較於狗飼主的預防行為明顯不足,有鑒於此,翁浚岳獸醫師深入了解貓飼主的預防觀念,多數認為貓咪足不出戶,遭受蚊蟲叮咬與感染心絲蟲的風險較低,因此無積極採取預防行為,然而事實上飼主每天上下班、進出門、開關窗等行為,都可能讓蚊蟲不知不覺進入家中,進而對貓咪造成傷害。

心絲蟲死亡率

最後,翁浚岳獸醫師強調,並非所有帶有基因缺陷的貓咪用藥後都會出現神經問題,如過去長期使用藥物沒有出現任何症狀,仍建議可持續使用,降低心絲蟲感染機率,若有任何異狀發生,也請儘速與獸醫師反映,並進一步檢查問題發生可能因素,找到最合適的治療方針。翁浚岳獸醫師也呼籲,貓咪感染心絲蟲並無藥物可以有效治療,死亡率高達100%,因此,在經獸醫師的血檢與看診評估後,定期投予驅蟲藥物,才是守護貓咪的關鍵與重點。

猜你喜歡的文章猜你喜歡的文章

哪些動物會得毛球症?症狀、治療與預防毛球症該怎麼做

因為貓咪天生愛乾淨,自身清潔的方式就是舔毛,時常可以看到貓咪吐毛球的情況,許多人聽到毛球症第一個都會想到貓咪。然而其實狗狗、兔子、鼠類等有毛的寵物都會得毛球症,對於不了解毛球症的人,今天就要跟大家介紹,其症狀、治療與預防方法有哪些。

貓咪叫不停怎麼辦?盤點「貓咪一直叫」的背後原因和貓叫聲類型

當貓咪在撒嬌,對著你喵喵叫時,那可愛的模樣真的瞬間令人融化!不過,當聽到貓咪一直凹嗚嚎叫,音量大到鄰居都來抗議時,那可就麻煩大了!身為貓奴的你,是否知道「貓咪一直叫」的常見原因呢?究竟「貓咪一直叫到底是什麼意思」?

智商在線超聰明!玩具貴賓犬介紹

有些人會認為小型犬比較敏感,一點小動靜就一直叫,但是對於養貴賓犬的人來說並不這麼認為,畢竟貴賓犬可是智商僅次於牧羊犬的聰明狗狗,其中玩具型貴賓犬小小一隻又毛茸茸像玩偶,更是廣受大家喜愛,現在就一起認識跟玩具一樣Q萌的玩具貴賓犬吧!